中文 / English
郭沛瑶:《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1639464853114486.png

作者:郭沛瑶

毕业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导师:尹志超



主要内容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强调脱贫攻坚,深刻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球减贫事业中,精准扶贫政策设计体现了中国智慧,政策实施贡献了中国方案,实施成效体现了中国速度。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家庭信贷、贫困脆弱性、消费三个方面考察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获得农业正规信贷的概率提高了1.93%,正规信贷规模提高了20.43%。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作用逐渐增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第三年,贫困户农业正规信贷概率提高3.45%,农业正规信贷规模提高34.4%;非正规信贷概率下降4.08%,规模下降33.34%,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减弱。进一步地,政策效果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反映出该项政策在推动金融扶贫区域间协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较于贫困县,非贫困县的贫困户正规信贷获得的概率及规模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体现出中国贫困治理中先“区域整体”后“精准突破”的工作思路。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正规农业贷款资金并不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效应,不过极度贫困家庭的正规信贷获得情况仍未发生显著变化。(2)精准扶贫政策提高了贫困家庭的消费水平,改善了贫困家庭的消费结构。从消费水平来看,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人均消费提高4.37%,生存型消费提高5.76%,发展型消费提高13.12%。从消费结构来看,政策显著增加了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及教育文娱等支出,同时,居住类、交通通信支占总消费的比重显著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显著降低。进一步地,对于老年贫困家庭,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直接转移支付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对于因病致贫家庭,政策通过低保等直接转移支付方式,降低医疗支出,提高生活水平;对于因学致贫家庭,政策通过教育帮扶方式,缓解教育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政策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贫困家庭,过上美好生活。实证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作用。(3)精准扶贫政策在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成效显著,极大地降低了贫困户未来返贫的概率。进一步地,精准扶贫政策主要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贫困脆弱性。一方面,通过促使农户提高内生动力的方式来降低贫困脆弱性。在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下,贫困家庭工作的比例提高1.49%,家庭务农的比例增加1.87%,就业的比例增加2.34%。贫困家庭工作人数增加0.05,受雇人数增加0.04,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增加23.65%,农业总产值增加了30.73%,这表明政策大大提高了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贫困户社会保障水平来降低贫困脆弱性。贫困户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政策的作用下提高了1.87%,表明政策在筑牢脱贫致富“稳定器”,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等问题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为厘清精准扶贫政策帮扶渠道,评估减贫成效,探究政策对贫困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提供现实依据。可为相关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总结中国扶贫经验提供政策参考。



创新价值


从研究视角上看,其一,本文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显著增加了信贷获得的概率及规模。本文从信贷获得与信贷规模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对金融“活水”的影响,具体分析了不同家庭信贷资源获得的异质性,动态检验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其二,本文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显著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消费,改善了消费结构。本文针对精准扶贫对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探讨了政策的影响渠道及机理。扩宽了对政策作用渠道的研究,是现有精准扶贫政策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其三,本文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显著降低了贫困家庭的脆弱性,在筑牢脱贫致富“稳定器”,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等问题上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从家庭贫困脆弱性的角度对目前中国贫困家庭的脆弱性进行分析,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内生动力与社会保障两方面进行了机制探讨。另外,本文着重研究了脱贫攻坚战中 “啃硬骨头”的决心,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区三州”地区的政策作用进行针对性的探讨,丰富了贫困脆弱性方面的文献。


从研究层次上看,本文分析了政策的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为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动态的视角。具体而言:短期效果,本文基于农业信贷视角考察了政策为贫困户提供发展条件的效果,实证分析了政策对农业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中期效果,本文基于贫困户收入、消费的变化,考察了贫困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长期效果,本文采用贫困脆弱性指标度量了贫困家庭未来返贫的概率,从更为长远的角度,动态检验了政策实施效果,从社会保障安全网以及脱贫致富稳定器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政策对贫困家庭的影响。


从研究意义上看,一方面,精准扶贫政策从提出到结束历时八年之久,脱贫攻坚的成效如何,贫困家庭的改善程度有多大,何种方式最为有效等问题亟待回答,为此,本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作为彪炳史册的奇迹,本文梳理总结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可为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