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凌永辉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导师:刘志彪
论文基于内需的视角,并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现状,构建了一个分析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家如何突破被俘获的现实困境的新理论框架,即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其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是:
(1)研究视角创新。论文提出的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研究,力图以内需为主要线索,系统地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治理结构、实现路径等。这种基于内需视角的全面审视,实际上也是在经济全球化从“顺势”阶段过渡到“逆势”阶段的过程中,对传统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修正和完善。特别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主导地位的历史经验来看,庞大而活跃的内需市场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但在以往的全球价值链研究中,这一点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研究内容创新。论文首次系统地讨论了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其中,在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方面,论文独到地提出基于国内市场需求效应的原动力、基于本地知识溢出效应的循环动力构成的累积因果循环动力系统;在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方面,论文提出了与传统 GHS 不同的二元治理结构,即主动型治理结构和被动型治理结构,从而弥补了 GHS 框架在分析治理动态性方面的不足;在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方面,论文借鉴“蛛形”和“蛇形”生产过程分类,提出了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网络嵌入路径这一全新概念,其不仅将全球价值链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概念囊括了进来,而且与论文提出的二元治理结构分析框架也是自洽的。
(3)研究方法创新。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实证研究中,要么通过微观企业的具体案例来检验全球价值链理论,要么通过投入产出表来刻画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形成过程。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局限:前者被限制在特定产品或少数企业,远远无法反映更大范围内的价值活动;后者对于企业的具体交易性质缺乏足够信息,导致全球价值链的定性分析变得相当困难。与之不同,本研究在使用企业或产业的具体案例法做相应分析之外,更是通过对大样本范围的企业微观数据(如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处理,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严谨的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