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9日,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第三届思想中国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分为三个主题:
议题一:微观视角的反思:监管与公司治理
主讲人:Patrick Bolton
讨论人:田国强、冯根福、许成钢、黄海洲、钱颖一
议题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前沿: 理论、方法和工具
主讲人:Claude Menard
讨论人:龙小宁、宋丙涛、许小年、钱颖一、张曙光、韦森
议题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前沿:理论、方法和工具
主讲人:Harald Uhlig
讨论人:李哲、余淼杰、黄海洲、谢丹阳
开幕致辞 |
基金会理事长夏斌教授致辞
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宗旨是“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当然,繁荣经济科学的学术探讨领域,绝不仅仅限于今天宏、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讨论内容。.....[详细]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教授致辞
本届论坛云集了众多国内外经济学领域里的重量级专家学者,同时也不乏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刚刚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相信借助今天的会议平台,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开展深入讨论交流,定将为我.....[详细]
议题一:微观视角的反思:监管与公司治理 |
Patrick Bolton:“现代公司”的结束:电力公司放松管制与股权
Berle和Means(1932)提出了美国“现代”公司股权分散的观点。该观点揭露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电力公司受到严格监管。但1992年EPACT通过后,放松管制条例的实施,使得公用事业公司的大宗股权显著增加,而与之匹配的非.....[详细]
田国强:治理:从反思到发展
基准理论尽管有指明如何改进或改革取向的明道作用,但目标毕竟不等于过程,要解决中国现实问题需要给出各种过渡性制度安排,从这种意义上说,制度是设计的,也是演进的,从而需要发展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相对实用经.....[详细]
冯根福:中国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管
十八大之后,我国国企公司治理和监管取得了新的进展,比如讲,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国企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了对国企主要领导的约束和监管,有效遏制了少数国企领导的腐败行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国企改革还存.....[详细]
许成钢:监管与公司治理
总而言之,监管不能取代独立的法庭,而是独立的法庭执法的补充。而且,监管者必须是的独立的。这样才能成为公正的执法补充机制。.....[详细]
黄海洲: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和法制
在某种程度上,金融监管和法治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作用,而是必须要共同的发挥作用。Patrick Bolton教授今天的报告给我们打开了很多扇大门,比如监管、法规以及市场的反映等等,在任何一个角度大家都可以继续深挖,并.....[详细]
钱颖一:简评Patrick Bolton
放松管制后的动态发展,特别是创新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电力放松管制后,虽然出现了像安然的情况,但是也允许了进入。.....[详细]
议题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前沿: 理论、方法和工具 |
Claude Menard:新制度经济学(NIE)研究前沿
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对这些复杂问题提出答案,但却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它: - 提供了概念工具,就是我演讲中提到的”金三角”; - 提供了丰富的完整分析框架,就是我讲到的那张涵盖了各已知组.....[详细]
龙小宁:中国当前在进一步改革和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这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的时期,因为两者相比总可以由更好的一方去替代另一方。一般情况下是正式制度发展还不够健全,可以由非正式制度安.....[详细]
宋丙涛:思考后危机时代的思想
龙小宁教授说另外一些方面需要研究,我希望我讲的是另外一面,下面讲几个方面对Claude Menard的东西作讨论。第一点,我同意他的观点,即有两个不匹配,我也同意我们需要有新的框架。但是,更重要的是讨论哪些地方有.....[详细]
许小年:制度的演化
制度首先由诺斯定义为博弈规则,而青木昌彦等人将制度的实质归结于“共有信念”(Shared Belief),或者叫作“一致预期”.....[详细]
钱颖一:中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状况和特点
制度经济学或者新制度经济学这个领域,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在中国受到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领域。.....[详细]
张曙光:新经济对制度经济学的挑战
讨论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就应该关注目前现实经济生活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详细]
韦森:时代对我们制度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的时代要求是什么?或者对中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同仁或中国经济学整体要求是什么?
我们整个中国到了一个何去何从色十字路口.....[详细]
议题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前沿:理论、方法和工具 |
Harald Uhlig:上海五大主题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改变了研究前沿,使得经济研究,尤其是宏观经济研究重新成为研究主要导向。这次研究导向的变化产生了或者正在催生什么新的主题、理论、方法和工具呢?经济研究者未来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中国.....[详细]
李哲: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中国是否积累了过多的资本的问题,这个答案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否.....[详细]
余淼杰:贸易全球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应该尽快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尽管产品的质量和国内附加值并不是相同的概念,但它们总体而言是正相关的。.....[详细]
黄海洲:中国的货币经济和货币政策、财政制度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全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反映中国对全球影响重要性里面的重要机构之一是人民银行.....[详细]
谢丹阳: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方法和工具
宏观经济学分两个分支,一是经济增长,另一为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