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 - 5673 929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中文 /
English
首页
首 页
基金会介绍
信息公开
基金会项目
当代经济学奖
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
学术交流
学术讨论
经济学前沿大讲堂校园行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
国际学术活动
会议征文汇总
思想中国论坛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首页
>>
思想中国论坛
>>
第一届
>>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张军:我们更需要理论的发现者
中国经济学发展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太没有理论。关于中国经济研究的论文在国际上的统计,其实只有不到30%来自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 九十年代以来,差不多20年时间,中国经济学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到进步最快的是经验研究,但是理论研究我觉得远远的滞后。
张曙光:经济学界要保持独立性,经济学人要守住为人做学的底线
经济学界也和其他方面一样,很多人守不住为学做人的底线,很多行为冲破这个底线了。 学界没有独立性是很重要的问题,既不独立于权力,也不独立于金钱,更不独立于大众,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你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是被权力牵着鼻子走,就是被金钱牵着鼻子走,要么被大众牵着鼻子走
许小年:经济学研究的独立精神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确实独立是很大的问题,这个独立不光是独立于国内的权力的影响,独立于国内民众情绪的影响,而且我觉得还要独立于海外潮流的影响。 我们被海外的研究方法套在里面,也阻碍里我们经济学的研究。现在国外唯模型侍从,没有数据发不了文章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怀疑的。
许成钢:经济科学正面临重大的数据革命
在世界上最顶尖大学的每个经济系,无论是MIT、哈佛、斯坦福、伯克利、LSE,这些每个系里都有做政治经济学,都有经济史,现在我们讲的经济史不限制于经济的史,人们叫经济学史讲的是社会历史用的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之所以这个东西突然之间快速发展,新一代学者以几何级数增长,之所以这样长,原因就是大数据。
白重恩: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谈中国经济学研究
那么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们也是,在中国做经济学研究真难,也有很多有利的地方,就是我们每天能看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要把这些问题研究深、研究透非常的难,一个是有很多外界的吸引,像张老师说的不独立,我们要开各种各样的会,要做很多行政的工作,这是一方面。还有我们数据的获得性实在是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