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下午,由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思想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共分为五个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经济学教授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主编等共享学术盛宴。
议题一: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历史与实证的视角
议题二:投资、错配与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机遇
议题三: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发展和治理的重大意义
议题四: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么?
议题五:计量经济学研究前沿
视频剪辑:
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历史与实证的视角 |
马德斌:中国经济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落伍的
中国近代的经济有增长吗?是哪个时段在增长,是晚清洋务运动,还是北洋政府,或者南京政府的时期?假如有增长,那增长的原动力来自哪儿呢?.....[详细]
龔啟聖 :经济史研究要“两条腿走路”
目前中国的经济史研究仍然处于萌芽的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有着种类丰富且时间跨度大的历史资料,数据不应成为研究的阻碍,只要你肯提问题。可以 “两条腿走路”,我们既可以研究传统的经济史,比如说鸦片贸.....[详细]
投资、错配与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机遇 |
宋铮 :中国的“大块头经济”导致产能过剩
如果把制度问题搞清楚以后,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表现,大概可以把中国的宏观经济看成是一个颗粒状的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下,不管从怎么样的视角讲中国的制度,离不开地方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和介入。地方政.....[详细]
白重恩:地方政府占用资源过多就会做不靠谱的事
地方政府在2008年之后获得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实际是给企业提供资源,这种资源的提供是降低效率的,他认为控制这样一种能力,金融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希望银行不要太配合地方政府做这些事儿。.....[详细]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发展和治理的重大意义 |
杨瑞龙:重塑改革的动力机制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选择中性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财政政策没积极。什么原因呢?一没有实质性减税,二没有明显增加财政支出,各级政府的财政存款居高不下,不断累积,这反映了懒政、慵政的问.....[详细]
田国强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于松绑放权
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基本放弃计划经济,通过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实行渐进的、分阶段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这样“三化”的松绑放权的改革,使政府的干预大幅减少,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从而使国有.....[详细]
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么? |
黄有光 :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中国经济下行,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这不是不争,而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中国经济完全没有下行,增长率是负的才是下行,中国只是增长率下降了,现在经济还在高速增长,即使是6.5%也是高速增长。.....[详细]
计量经济学研究前沿 |
Giuseppe Cavaliere:Frontiers of Econometrics
These general principles are still the guidelines for econometricians in the new millennium. Econometrics still aims at providing methods for, among other things, (i)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economic.....[详细]
博洛尼亚大学教授Giuseppe Cavaliere:计量经济学新领域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计量经济学Giuseppe Cavaliere教授简略阐述了计量经济学在未来会面临的挑战,并详细讲述了Bootstrap(自助法)原理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来表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90年代和2011-2015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