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 学术交流 >>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
 
马德斌:中国经济相对衰退与市场及法制改革倒退有关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暂时的衰退,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市场改革和法制的倒退问题,但是,从长期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需要做的是,在制定政策时多做考察研究,平衡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重新考虑下怎样能让外交和政治某种程度上服务于经济。将市场和法制的重要性镌刻进心里,因为,一个国家的兴起,最终是通过与市场的结合才能够发展起来的。
 
 
陈平:未来二十年中国有望占领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无数奇迹,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如今,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的GDP增速从两位数下降至一位数,似乎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带领中国走出困境?中国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
 
 
专访系列之-Pol Antràs、Hans Michael Trautwein、Jack A. Goldstone、Yuk-fai Fong(中文)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目前一系列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及现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刻不容缓。岁末年初之际,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就如何创新经济学理论?如何在国际知名期刊中发表文章? 对国际学术界而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哪个关于经济发展的话题最吸引人?哪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经济学界最引人瞩目?等问题独家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编辑Pol Antràs、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社会政策协会经济思想史委员会主席Hans Michael Trautwein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Jack A. Goldstone、香港科技大学教授、The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编辑Yuk-fai Fong等国际知名经济学教授,听四位教授为读者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
 
 
专访系列之-Pol Antràs、Hans Michael Trautwein、Jack A. Goldstone、Yuk-fai Fong(英文)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目前一系列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及现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刻不容缓。岁末年初之际,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就如何创新经济学理论?如何在国际知名期刊中发表文章? 对国际学术界而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哪个关于经济发展的话题最吸引人?哪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经济学界最引人瞩目?等问题独家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编辑Pol Antràs、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社会政策协会经济思想史委员会主席Hans Michael Trautwein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Jack A. Goldstone、香港科技大学教授、The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编辑Yuk-fai Fong等国际知名经济学教授,听四位教授为读者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
 
 
姚洋:周期视角看待中国民间投资下滑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周期。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一直不承认中国有经济周期,实际上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周期的底部。
 
 
许成钢:中国经济还会持续下滑
从10%到6.7%,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五年高位下行,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是由于经济体制问题,产业政策之争烟硝四起,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经济何时能企稳回升?如今,国企改革进入政策落实期,进展 如何?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发力?
 
 
林毅夫:扩大总需求下的结构性改革
2010年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从10%的增速逐季回落,到2016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降至6.7%。在投资回报率不断降低、杠杆率不断升高的双重约束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加大。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究竟是什么?如何应对仍在持续的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学理论有哪些创新和发展,可以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经济观察报与北京当代经济基金会一起联合采访了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请他解读中国经济下滑之谜,详谈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