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为了探索现代企业理论,指导与推动中国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于2018年5月12日召开第四届思想中国论坛。本届会议的主题为“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国企改革”。
论坛分为两个主旨演讲,一:现代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二:中国国企改革的问题、矛盾及其理论上的思考。
三个圆桌议题,一:企业的产权理论与企业并购;二:剩余控制权与国企产权改革;三:最优破产程序与债转股。
主旨演讲 |
奥利弗·哈特: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Control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点就是在今天讲座之后你还能记得住的话,在我们所生活不不完全契约的世界中,不仅要管现金问题,所有权和控制权也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陈清泰:“管资本为主”改革的几个问题
中国改革40年了,国有企业也改了40年,但是到现在没有到位,在纪念中国改革40年之际,我们从现代企业理论和中国国企改革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度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详细]
圆桌论坛 |
许成钢:哈特产权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
当我们讨论企业改革的时候,第一重要的改革的内容,就是如何以最优的方式,重新分配企业的资产的产权,即最优的配置企业的控制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资产的最优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才能达到。而通过市场配置资产.....[详细]
李维安:国有企业的行政经济型治理模式:问题与改革
为进一步完善国企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应该先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明确其作为经济组织的属性,按照经济型治理模式对其进行激励约束,才能避免其双重身份带来的更大机会主义行为。.....[详细]
黄群慧: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国企业改革是按照两个逻辑来推进的,一个是按照市场逻辑追求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可以基于现代企业理论来指导;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有现实很复杂的逻辑,这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遗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这要求我.....[详细]
傅成玉: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我们国家的改革,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也不是为混合而混合,我们必须把握我们改革的方向和目的,要掌握我们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详细]
杨瑞龙:人力资本应与物质资本一起分享企业所有权
从已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来看,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单纯地改进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激励,而不是试图建立一个符合现实约束条件的科学的治理结构。不难看出,这是典型的“股东至上主义”在支配着改革的进程。所谓“股东.....[详细]
圆桌讨论 |
2018.09.11四十年中国奇迹: 经济学理论探索研讨会 |
谢长泰:借鉴他人经验VS深耕于中国土壤
对于大部分的情况来讲,中国在过去的40年当中所做的很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有的时候借鉴外国的经验,有的时候不借鉴,而且这种决定都是很正确的。.....[详细]
宋铮: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集群化
经济增长是什么?一个人有了个想法后,就去找钱,找了钱后把想法做出来卖出去,这个人就拿到了好处,经济也就增长起来了。为什么此过程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做不到或不够好?理论上来讲,一是市场出了问题,找不到钱。二.....[详细]
聂辉华、宋铮讨论: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集群化
通过国家为中心的企业集群,怎么能解决产权不清、法制不彰,以及市场秩序不好的问题?……企业集群有行业差异吗?…….....[详细]
文一:中国崛起的秘诀与挑战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和对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的不同看法。我的题目是“中国崛起的秘诀与挑战”,副标题是“新制度经济学批判”.....[详细]
陈平:中华文明的复兴和经济范式的创新
中华文明的复兴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的解释范围。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工、市场、财富、知识、制度、效率等,必须考虑 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产生多样的生存方式。不同技术和产业的.....[详细]